导航菜单

剧评

1566年正是这一政治周期发作的关键时刻,嘉靖皇帝已经20年没上早朝了,醉心于求仙问药,修道成仙,朝政被内阁首辅严嵩把持,严嵩及其党羽(简称严党)祸国映民,导致当年国库亏空。以太子“裕王”为首的所谓“清流”,包括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,趁机打击严党。

改稻为桑是不可解的死局

历史剧的落脚点终究在一个“剧”字上,电视剧是艺术,允许虚构。历史重在表达历史观,而不是普及历史事实,所以有人批评该剧于史不合,是站不住脚的。

该剧的主要情节,围绕“改稻为桑”这一国策展开,而“改稻为桑”的国策,就是虚构出来的。

所谓“改稻为桑”,即让浙江农民,改种水稻为桑树,养蚕织丝,出口海外。按照当时的经济环境,一亩稻田能产出1两银子,1亩桑田就能产出6两银子,“改稻为桑”不可谓不是一项好政策,可民间却出现了抵制现象。

这项政策在年初御前财政会议上,由严嵩、严屹宽父子提出,当时国库亏空,他们急于补足亏空,要求一年内要种桑养蚕,并织出50万匹丝绸,然而政策出时,浙江百姓已经插秧种稻,为了推行国策,官府强行踏毁稻苗,改稻为桑。国库亏空,官方不可能给出补助,百姓要为此减少一个季度的粮食收成,面临饥荒,百姓自然抵抗。

地方上的一把手,浙直总督、浙江巡抚胡宗宪看出“改稻为桑”的国策是一个死局,如果推行该政策,可能会造成饥荒和农民起义,内忧必有外患,倭寇也会趁机进犯,天下届时打乱;如果不推行,就是抵抗国策,国库补不了亏空,政府无法运行,朝局也要大乱。

胡宗宪发现,无论推行与不推行国策,他最终都是首当其冲的罪人,考验胡宗宪政治智慧的时刻来临了。但胡宗宪政治智慧无论多高,无非自保,而扭转不了局势。

官僚体系导致贪腐的巨大漏洞

改稻为桑的死局是必然事件,改稻为桑的导因在朝廷体现为“国库亏空”,在民间体现为民不聊生,这是历朝历代王朝覆灭前的共同特征。继续往上归因,根结其实在于一个“贪”字,大明王朝的官僚,自内阁首辅严嵩以下,几乎无人不贪。贪,是人的本性,今天反腐之声高涨,也不外乎官僚们贪腐严重。

人性的弱点,需要制度制约。大明王朝的官僚制度,留有一个巨大的漏洞,导致官员必贪无疑,这一点在电视剧第20集有所提及。

剧中,贪官何茂才在受审讯时说:「朝廷给我们的俸禄也就那么一点,府衙里的开支又那么大,哪个衙门能够靠例银对付公事。赵大人,你也是封疆大吏,你在南直隶当巡抚,仅靠例银,够衙门的开支吗?」赵大人回答「我赵贞吉在哪里为官,也从来不贪。你贪墨巨款,面对圣谕,尚如此猖狂,可见你平日何恶不做!」

这个赵大人,其实没有正面回答问题,转而指责何茂才猖狂。其实,何茂才指出了一个根本问题,在明朝政府做事的人,分官和吏两类,官是有编制的公务员,吏是官聘用的合同工,朝廷只给官发工资,吏的工资靠官发。那么,官的钱又从哪儿来呢?

如果真有一个官廉洁奉公,那他一定贫困交加,海瑞号称是清官,史书记载他老母亲过生日,海瑞才舍得花钱买了二斤猪肉,他的上司胡宗宪听说后,把这件事当做新闻奇谈,到处跟人说海瑞竟然买肉了。

海瑞这种能够安贫乐道的人毕竟不多,为官必贪是大趋势,制度上有漏洞而寄希望于道德,等于把人性放到悬崖边上去考验,它是经不起考验的。

裕王一派,号称清流,一开始为百姓说话,可后来当他们发现,如果改稻为桑引起饥荒和社会动乱,这将成为他们攻击严党的有力工具,转而想趁机放纵内乱。从这一情节我们看到,清流之“清”只不过是他们争权夺利的一种手段,当必要时他们也可以不“清”,可以置百姓死活不顾。

再次印证了,这种官僚体系中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好官。

人人都是棋局之中的一颗棋子

这部剧的好看之处还在于,它摒弃了善恶二元论的人物评价方式。剧中头号坏蛋严嵩,说话行事都是慈眉善目的长者做派,观众很难恨他。严嵩做坏事或做好事,不是因为他是坏人或好人,而是他在那个位置上,就必须做那件事。

严嵩说到底是在为嘉靖皇帝做事,剧中若干次提到不能往皇上脸上泼脏水,可脏水一旦泼来了,怎么办?严嵩需要第一个挡上去。

大明王朝贪污腐败最严重的人是谁?是嘉靖皇帝。他大兴土木,修盖宫室,荒享乐,挥霍无度,又要维护光辉伟大的正面形象,不能直接用朝廷的钱,那钱从哪儿来?第八集丝绸商人沈一石的账册上有这样一条「与西域商人商谈二十万匹丝绸贸易,折合现银220万两,悉数解送内廷司钥库。注:无须向户部入账」,这句话意思很明了:有一笔行贿的的钱,没进国家财政部的账,直接进了皇帝的小金库。

国库空了,有皇帝一份责任,严嵩过去二十年有本事弥补这个缺口,至少表面看起来过得去,那么严嵩从中间也捞点油水,皇帝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可如果严嵩堵不了窟窿,那嘉靖帝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这颗棋子,改稻为桑失败,严党伏诛,就是这个道理。

严嵩也做了不少好事,比如改稻为桑本是个好政策,只不过迫于形势失败了,又如他用人不仅用奸臣,也用胡宗宪那种忠良砥柱,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和谐。

严嵩贪腐是真,珍惜胡宗宪这样的人才也是真,看似矛盾,也不矛盾。我们打个比方,大明王朝就像一棵参天大树,严嵩、吕芳、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无论贪官还是清流,都是攀附在树上的草,他们一方面吸食大树的营养,使这棵树风雨飘摇疾病百出,可他们又怕这棵树倒了,有时还要维护一下大树。

在这盘棋局中,每个人都在做他位置上该做的事。

最后的话

电视剧是结构的艺术,也是节奏的艺术,《大明王朝1566》结构严谨,史观恢弘,46集的篇幅,整体节奏还算紧凑,是电视剧中少有的经典,推荐大家看。

2007年在湖南卫视首播,收视率惨遭滑铁卢,此后再也没有播放过。十年以后的2017,版权到期,重庆卫视和优酷都买了它的版权,2月份已经在优酷上架,本来传言要在重庆卫视重播,可不知为什么没播。不过这没什么关系,观众依然可以上网看。

喜欢历史的朋友,很容易联想到黄仁宇《万历十五年》也是截取了明朝的一个年份(1587年),讲述大明悲剧性前夜的故事。据说,刘和平本来打算为《大明王朝1566》写个续集,就叫《大明王朝1587》,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放弃了。

这些都不管了,我先去刷一遍《北平无战事》。另外,我最近爱上了魏晋南北朝史,据说刘和平正在创作《北斗南箕之歌》,讲述北魏孝文帝波澜壮阔的故事,期待吧!返回搜狐,查看

相关推荐: